emc易倍:泰国米业的奋斗史:华商是如何一步步奋斗的?
提到泰国,很多人都会想到泰国香米。确实,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之一,米业出口一直是泰国的支柱产业。可是很多人不知道,泰国米业的发展历史和泰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紧紧的连在了一起,而在泰国米业的发展过程中,到处贯穿着华商的身影。
泰国的米业的发展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,即1850年前的泰国米业、1850年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米业发展,及从经济危机走出来的米业发展。
在泰国,稻米一直是生活中的主要食物,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,泰国就开始了人工种植稻米。
泰国属于热带气候,大多数地区雨水丰沛,很适合种植水稻,由于自然条件好,即使在最原始的生产方式下,泰国的稻米产量也是很高的。
而在14世纪以前,泰国的稻米产业多是自给自足,并没有对外出口。由于当时人口不多,稻米又年年丰收,一度还出现了大量稻米囤积,粮食价格非常低廉的情况。
直到14世纪后期,由于泰国开始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,大米成为主要出口商品,带动了国家经济发展。
当时,泰国的主要出口国是中国。据史料记载,在康熙统治时期,曾有泰国使臣觐见,称泰国稻米三两白银即可买到一石。康熙听后大喜,即刻批准泰国大米从闽粤地区销往中国。
此后,中国成为泰国最大的稻米供应商,那个时候的米业贸易,对泰国的王室经济有很大推动,但老百姓受益很少,因为当时泰国贸易还在实行“王室垄断制”。
米农种植大米,却不能自由贸易,只能卖给泰国王室,价格也是由王室来定。泰国王室采取低买高卖的方法,从中赚取大额利润。
在这个环节中,就出现了很多来自潮州的华人米商,他们行走在泰国与清朝的贸易线上,在泰国王室和清朝官府中间赚取差价,他们也是最早一期华人米商的祖先。
为了促进国内经济发展,泰国王室不但主动招揽华商,还为华人移居泰国提供各种便利条件,如华商只需缴纳人头税就可以做生意,华商可以和王室通婚等等,很多泰籍华人的家族产业就是从那个时候做起来的。
在鼎盛时期,这些华商可以完全掌控收米的价位,所以泰国王室不但需要年年给清朝进贡,也不能得罪这些华人米商。
总体来说,1850年前的泰国米业并没有成为泰国的支柱产业,由于对西方的闭关锁国政策,泰国大米的最大出口国是中国。但中国也是一个产米大国,需求量并不是很大,所以,当时泰国全年大米出口只占总产量的5%左右。
进入19世纪后,泰国中断了对中国的进贡,也开始了与西方国家的交往。拉玛四世统治时期,由于国王一直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和熏陶,所以决定对国内的落后和腐败进行改革。
1855年,泰国迎来了英国使臣,并与之签订了《鲍林条约》,条约里规定了泰国米农可以不用受王室的制约,完全可以进行自由贸易。
从利益上看,《鲍林条约》减少了王室所得利润,从历史发展来看,这个条约打开了泰国米业线世纪中期,正是西方列强侵略东南亚的时候。由于英国在泰国尝到了甜头,泰国被迫与法国、俄国、荷兰等15个国家签订了贸易往来的 条约,从此,泰国米业开始了正式对外出口贸易。
这时,泰国对米业出口的前景还很迷茫,只是被动实行米业的对外贸易。没想到,米业贸易很快带动了泰国经济,成为泰国最大的支柱型产业。
因为泰国当时是奴隶制管理,整个泰国的劳动力攥在各大贵族手里。米农没有自由,辛苦一年也得不到多少利润。
所以作为终端生产力的米农没有劳动积极性,虽然在拉玛四世和拉玛五世时期,都对米业灌溉和交通运输做出很大整改,但因为劳动力跟不上,稻米的产量也上不来。
为了提高劳动力,国王改变了以往按照谷物收成交税的方式 ,土地税开始按照面积收税,提高了米农的积极性。
另外,泰国王室用50年的时间来改革奴隶制,先从奴隶的子女开始,让奴隶的子女成为可以从贵族地主手里租地的自由农民,再让奴隶可以根据自己的劳动作价赎身。
这一些列举措,大大提高了泰国米农的劳动积极性,使米农过上了多劳多得的日子。
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,泰国的稻米种植面积,从580万莱发展到2100万莱,而大米的对外出口总额则从511万泰铢,增加到1.9亿泰铢。
大米的出口给泰国带来了经济上的丰收,随之而来的是与米业加工的附属业的发展。提到这点,还是要先谈谈华商的作用。
其实,在西方国家纷纷进入泰国的自由贸易期,泰国米业还是掌控在华商手里。因为多年经营,华商深谙米农心理,所以,西方商人很难打破这个垄断,充其量只能算二道贩子。
因为在蒸汽机碾米厂出现之前,泰国的碾米业是被华人垄断的。可西方人带来了机器碾米,这种高科技的方式很快淘汰了老式碾米作坊。
但华商很快就扭转了局面,他们基本都是潮州人,特点就是抱团作战,吃苦耐劳。他们很快抛弃了手工作坊,开始学习新机器的碾米技术。
可以说,华商的学习力和复制力之快令西方米商措手不及,19世纪后期,华商已经有了50家现代化碾米厂米业。到了20世纪初,大量西方碾米厂都被华商吞并,华商对泰国米业的垄断趋势又恢复了。
在这段时间,泰国米业的开放式贸易,不但促进了泰国的经济发展,也使华商从米业中间商的身份一跃成为,拥有自己米业生产工厂的企业主,奠定了整个潮州华商在泰国发展的坚实基础。
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29年,世界出现了持续性的经济危机,继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,泰国的米业也产生了巨大变化。
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泰国虽然委曲求全,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公平的贸易条约,但它主动与西方国家交好的态度却使自己免于受难,还靠着大米的出口带动了经济发展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。因为泰国与日本结盟惹恼了想成为东南亚霸主的英国,泰国和英国的友好关系不复存在。
二战结束后,由于日本战败,而泰国因为与日本结盟,国力没有受到折损,成为东南亚粮食储备最丰厚的国家。
英国在与泰国的谈判中,提出为避免泰国在这个时候高价抛售大米,发战争财,要求向泰国强征150万吨大米。
面对英国的强盗举措,泰国重演自己在一战时的“大国制衡”策略,转而向美国寻求帮助。果然,这次泰国的脉号得很准,美国为了巩固二战后的全球霸主地位,表示反对英国对泰国的索赔方案。
美国给出的理由是,泰国在二战期间的大米储存量并没有那么大。因为美国的干预,在后来的谈判中,泰国提供的大米数量不断变化,最终以给到英国30万吨完美结束了这次大米纠纷。
随后,世界各国在战后修复中对大米的需求大量增加,而泰国基本没有在战争中受损,所以,它的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发展灌溉业,并改良水稻品种,提高自己的稻米产量,以满足各国所需。
在这期间,由于大米利润丰厚,泰国政府开始出台政策,限制华人米商的权利。政府实行垄断制收购,再从中赚取差价。这个阶段,是华商艰难生存的阶段。
最终,华商不能与政府抗衡,采取了妥协。他们舍弃了自己的一部分利润,被迫与泰国政府合作,局面终于安定下来。泰国米业开始了持续的、稳定性的增长。
1850年前,泰国米业属于自给自足的时代,滋养了本国人民。一战期间,泰国进行的一系列改革都仰仗米业的支撑。泰国米业的出口一度居高不下。
二战后,泰国米业成为保全自己,斡旋大国的筹码。可以说,泰国米业始终都是泰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,在泰国米业的发展史中,也一直能看到华商奋斗其中的影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