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倍资讯

emc易倍:秋分话丰收 你知道“五谷丰登”里的“五谷”是什么吗?

 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、享受丰收的节日,也是五谷丰登、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。

emc易倍:秋分话丰收 你知道“五谷丰登”里的“五谷”是什么吗?(图1)

 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最早对“五谷”的解释,源于《汉书·食货志》,指出五谷为稻、黍(shǔ)、稷(jì)、麦、菽(shū)。

  在典籍中查找“五谷”五谷,主要有两种常见的说法:一种是稻、麦、黍、稷、菽, 一种是麻、麦、黍、稷、菽。

  两种说法的差别在于稻和麻,麻可以部分食用,但主要功能还是织布。第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含在五谷里面,而把稻放在首位,更加符合人们今天的认知。

emc易倍:秋分话丰收 你知道“五谷丰登”里的“五谷”是什么吗?(图2)

  麦:即小麦,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,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馒头、面条、面包等食物。中国是世界上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。

  黍:子实呈淡黄色,去壳后是黄米,比小米稍微大一些。煮熟后有黏性,可以酿酒、做糕点。

  如今,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,“五谷”已经演化成粮食作物的总称,泛指所有粮食作物。

  水稻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。但你知道吗?早期的水稻并不是人们的主要粮食,到了唐朝,稻逐渐代替了稷(小米),明清时期,水稻才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中占到了绝对优势。

  如今,米粉、米糕、糍粑……一系列美食都可以用大米加工而成,大米在人们生活中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。

  麦,包括大麦和小麦,小麦是五谷中唯一起源地并非中国的谷物品种。相比于小米,小麦粉富含面筋蛋白,会让面团具有韧性,易于加工成不同形状,口感也更加丰富,这是小麦地位在历史上反超小米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  东汉时期,大家就吃上了馒头,那时发酵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面食制作当中。到了唐代,人们已经吃上了饺子、包子、面片。而宋朝随着烹饪方法的发展,油炸、糕点等都可以吃到。明朝各种面条类的品种更为多样,人们能吃到的各式面条,如拉面、刀削面、烩面,在明朝已经基本定型。

  在商周时期,黍(即黄米)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,但是因为单位面积产量小,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黍的地位下降不再是主粮,今天在中国的餐桌上已经很少见。

  黍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,糯质黍可以酿酒,非糯质黍,称为穄(jì),以食用为主。在许多北方人眼里,黄米的地位是要高于小米的,人们拿它当江米(糯米的一种)用,有些地方拿它做糕点待客。

  随着农业技术改进,到了商周时期,小米便逐渐取代了黍,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,并被普遍种植,直到隋唐时期,其首要地位才被稻所取代。

  古代中国把国家称为社稷,稷代指粮食,可以看出当时稷在国人心中的地位。如今,多数人主要用它煮粥喝。

  菽一般指大豆。在古代,大豆不仅可以直接食用,中国人还创造了豆浆、豆腐等,并发明了酱油等源自大豆的调味品。

  大豆有一个远胜其它四谷的优点就是蛋白质含量约为35%-44%,是谷类食物的4-5倍,为古代中国人身体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。

  现如今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,进入了工业领域,豆油是人类食用和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,榨取油脂后剩下的豆粕则是家禽猪牛等动物的重要饲料。

emc易倍:秋分话丰收 你知道“五谷丰登”里的“五谷”是什么吗?(图3)

  早在很久以前,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一直强调要珍惜粮食,并留下了大量有关粮食的诗句。下面这些,猜猜看说的都是哪种粮食?

上一篇:emc易倍:你知道“五谷”都是什么嘛 下一篇:emc易倍:五谷的五谷是哪

Copyright © 2018-2023 emc易倍·(中国)官网入口 版权所有  xml地图  网站地图  备案号:辽ICP备2021003367号-1